当前位置:首页> 怎么写> 2016高考新课标1卷语文作文解析与写作指导

2016高考新课标1卷语文作文解析与写作指导

  • 郑怡淑郑怡淑
  • 怎么写
  • 2025-01-15 14:18:01
  • 1257


  在高考语文的舞台上,作文一直是考生们展现才华的重要环节。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的语文作文,以其贴近生活、思考深度的特点,吸引了广大考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将详细解析该年作文题目,并指导考生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作文题目解析

作文题目往往蕴含着出题人的意图和考察方向。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的语文作文题目为:“奖助学金颁发的背后”,从表面看是讲述一个具体的情境,实际上考查的是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此题目鼓励考生关注社会现象,探讨背后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

写作指导

1. 审题立意
  在开始写作前,考生首先要明确题目的核心要求,即围绕“奖助学金颁发的背后”这一主题,展开思考。立意要明确,可以是从奖助学金的设立意义出发,探讨教育公平、社会责任感等主题。

2. 素材积累
  在写作过程中,素材的积累非常重要。考生可以思考身边的例子,如学校奖助学金的发放情况,或者是社会上的相关现象。也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社会新闻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 结构布局
  文章的结构要清晰,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首先概括引出主题,然后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最后总结观点。

4. 语言运用
  语言要流畅,多用书面语,避免口语化。要注意句式的变化,避免文章读起来单调乏味。可以使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 深度文章要有深度,不仅要描述现象,更要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可以从社会、教育、个人等多个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例展示

以“奖助学金的背后”为例,可以这样展开写作:

概述奖助学金的设立意义和作用。接着,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分析奖助学金对于贫困学生的帮助和影响。然后,探讨社会责任感在奖助学金发放中的体现,以及这种责任感的传递对于社会的影响。总结观点,强调奖助学金的设立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引导。


  写作过程中,考生要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立意,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积累的素材,写出一篇有深度、有思考的高质量作文。要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关于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语文作文怎么写的详细解析与指导。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