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读后感> 朝花夕拾摘抄与感悟

朝花夕拾摘抄与感悟

  • 杨楠程杨楠程
  • 读后感
  • 2025-01-10 17:58:01
  • 2364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散文集,记录了他从童年到青年的不同生活片段。本篇将为您展示其中部分摘抄,并分享读后的深刻感受。

摘抄精选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上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 《阿长与<山海经>》:我现在还保存着一时的敬畏的幻想,相信什么上山是鸟瞰的神,讨死树的命辞者中出妖怪来的情景……我一向记着她的博爱与刚强。

3. 《父亲的病》:我只得一面探索,一面行走。百草园、三味书屋、鲁镇、乡下……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和回忆。

读后感悟

《朝花夕拾》作为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与时代的背景。阅读时我深刻感受到每一个字句中流露出的真实与深刻。每一处描绘、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回忆。

书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场景的描写,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生活的片段。这不仅仅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更是他对过去的怀念和思考。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生机勃勃的,泥墙根的探索让人看到了他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在描写乡间风情和民间人物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和对那些曾经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怀念。

书中的阿长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博爱与刚强却让人敬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下,人们之间的感情更为纯粹与真实。这也让我想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提及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神秘感。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彼此依赖的情感表达,是对当时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父亲的病》让我看到了鲁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亲情的深深眷恋。虽然面临许多人生的挫折和痛苦,但他在逆境中仍不断探索和前行。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对于社会与人性的思考和追问。这使我认识到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和克服,总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朝花夕拾》让我在阅读中得到了深深的触动和启发。这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本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与反思的著作。通过摘抄与感悟的分享,我希望能将这份感动与启发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