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一环,其命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发挥和评价的公正性。2016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不仅体现了对考生知识储备的考查,更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全面评估。
作文题目特点
1. 贴近社会热点:2016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
2. 突出思辨性:题目设计注重思辨性,要求考生在论述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深度。
3. 文体要求明确:题目通常对文体有明确要求,或是记叙文,或是议论文,或是其他文体,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
写作技巧
1. 审题立意:准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考生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作文的主题和要求,确定作文的立意。
2. 构建框架:在确定立意后,考生应构建作文的框架,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要吸引人,主体部分要逻辑清晰,结尾要收束有力。
3. 选材立意:选材是作文的关键,考生应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力求做到材料新颖、典型、有力。立意要深刻,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4.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作文的灵魂。考生应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表达清楚。要注意句式变化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5. 严谨的逻辑:文章要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论点与论据要相辅相成,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实例分析
以2016年某地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小谈‘互联网+’”为例,考生在写作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
1. :简要介绍“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出文章主题。
2. 分析现状:分析“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如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信息泛滥、隐私泄露等问题。
3. 提出观点: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
4. 论据支撑:列举具体事例或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可以引用相关调查报告或新闻报道,说明“互联网+”的利与弊。
5. 解决方案:针对“互联网+”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如加强监管、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等。
6. 总结全文,强调“互联网+”的重要性及其对未来的影响。呼吁人们要正确对待“互联网+”,合理利用其优势,避免其弊端。
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测试。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读优秀范文,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要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考试时,要认真审题、立意、选材、表达和检查修改自己的作文;要把握文体特点、注重思辨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语文作文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