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合同> 超越或终止代理权后订立合同的法律分析

超越或终止代理权后订立合同的法律分析

  • 戴伊生戴伊生
  • 合同
  • 2024-12-23 14:00:01
  • 1663


  在民事活动中,代理权是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的重要依据。当出现代理权超越代理权范围或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的情况时,将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将围绕“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这一主题展开详细分析。

代理权的基本概念

代理权是指代理人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在特定范围内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法律行为,并由被代理人承担法律后果的权力。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的范围内行事,超过这一范围即构成超越代理权。

超越代理权的情形及其法律后果

1. 定义:当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但其行为超出了被代理人授予的代理权限时,即构成超越代理权。
  2. 法律后果:对于超越代理权的合同,被代理人可以不予追认,合同将不具有法律效力。若被代理人追认,则合同有效。

代理权终止后的情形及其法律后果

1. 定义:代理权终止后,代理人无权再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
  2. 法律后果: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权代理行为。被代理人有权拒绝追认,合同将不具有法律效力。若被代理人追认,则合同有效。

相关法律规定及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此类情形下的合同效力、责任承担等都有明确规定。当出现代理权超越或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的情形时,应依据具体情况分析合同的效力及责任归属。

应对策略及建议

1. 完善代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代理制度,明确代理权限、代理期限及责任承担等内容,减少因代理权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
  2. 加强合同审查:在订立合应仔细审查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及代理期限,确保其有权代表被代理人订立合同。
  3. 及时追认或拒绝:当出现超越或终止代理权的情况时,被代理人应及时作出追认或拒绝的决定,以确定合同的法律效力。
  4. 寻求法律援助:当出现纠纷时,应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代理权是民事活动中重要的法律概念,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当出现代理权超越或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的情况时,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完善代理制度、加强合同审查、及时追认或拒绝以及寻求法律援助等策略和建议,有助于减少因代理权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