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作文> 2016高考作文全国卷1:立意之正统与深度

2016高考作文全国卷1:立意之正统与深度

  • 吕言志吕言志
  • 作文
  • 2025-02-10 07:08:02
  • 1072


  在每年的高考作文中,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总是备受关注。特别是2016年的高考作文全国卷1,其命题的深度与广度,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本文将就这篇作文的立意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展现其一本正经的立场地挖掘其内在的深度与广度。

作文题目回顾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卷1的题目为“奖惩之后”。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立意空间。它要求考生们从奖惩这一社会现象出发,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影响。

立意的正统性

1. 紧扣主题:立意的首要条件是紧扣主题,不偏离题目所给的“奖惩之后”这一核心。考生们需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思考,阐述自己的观点。
  2. 正能量导向:立意的正统性还体现在其正能量导向。在探讨奖惩之后的影响时,应注重积极、健康、向上的主题,传递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逻辑严密:立意的正统性还表现在逻辑的严密性上。文章的结构要清晰,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立意的深度与广度

1. 深度挖掘:对于“奖惩之后”这一主题,考生们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探讨奖惩对于个人行为、心理的影响;也可以从社会、国家角度出发,探讨奖惩制度对于社会风气、国家治理的影响。
  2. 广度拓展:在挖掘深度的还要注重广度的拓展。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时事新闻,将奖惩制度与教育、法律、道德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展现其多角度、多层次的影响。
  3. 创新表达:立意的深度与广度还体现在创新表达上。考生们可以通过新颖的视角、独特的观点、生动的语言等方式,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卷1的立意,既要求一本正经地立论,又要求具有深度与广度。这既是对考生们思维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他们价值观的引导。在立论时,要紧扣主题,体现正能量导向和逻辑严密性;在挖掘深度与广度时,要深入分析、广泛联系,创新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具有正统性、深度与广度的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的立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在面对高考作文时,考生们应认真审题,紧扣主题,深入分析,广泛联系,创新表达,以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才华。也要注重正能量的传递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使文章更具意义和价值。